这场失败对于信心满满的孝宗,就是当头一棒。
无奈之下,南宋只得再次议和,史称‘隆兴和议’。
与之前的‘绍兴和议’相比,‘隆兴和议’的内容变得对南宋更为有利。
例如: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
南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
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
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
这个结果让主和派更加坚定地认为,战场胜负难料,能有今日和谈成果,已属侥幸。
此时,26岁的辛弃疾依旧没有放弃北伐的理想。
可如今他不能上阵杀敌,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
他撰写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文章,
客观详细的分析了宋、金之间的形势,
提出了详尽的抗金方略,坚信抗金必胜,希望以此激朝廷的抗金热情。
然而,他的满腔热情在宋朝,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果然,辛弃疾的方略没有引起官员们的重视,朝廷也对北伐反应冷淡。
但孝宗皇帝还是非常爱惜辛弃疾的才能,
自乾道四年(1168年)至淳熙八年(1181年),
辛弃疾的仕途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宋朝的观众看到这儿,终于有了一丝安慰,
“没想到啊,赵狗之后竟然马上出了一位明君!”
“孝宗皇帝,终于让我大宋扬眉吐气了!”
“高祖在天之灵,佑我大宋国祚万年!”
“呵呵,老哥,你是第一次来看苏先生的直播么?”
“是啊!兄台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多看两次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