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看文学>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379章 求和才是宋朝的政治正确(第3页)

第379章 求和才是宋朝的政治正确(第3页)

辛弃疾的这一壮举,让南宋朝廷大为震动,连皇帝也对他大加赞赏。

但遗憾的是,军功在宋朝并不得皇帝看重,

你立的功劳越高,越震撼,

反而越容易遭到打压、排挤,甚至干脆找个借口直接给卖了。”

观众们顿时出一阵哄笑。

但笑过之后,确是一片心酸。

武人在前方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收复大好河山,拼尽身体里的最后一滴血。

而皇帝呢,却在一群主和派的文人忽悠下,割地求和,卖将乞安,把苟延残喘演绎到了极致。

视频继续直播,

“辛弃疾的高光表现,却没让他的仕途变得顺畅。

他才华横溢,却经历多年的宦海沉浮,始终未能得到北伐中原的机会。

那短短两年的军旅生活,

成了他往后余生无数个夜晚的‘梦回吹角连营’。”

“踏入仕途后,宋高宗只是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这是只个文职,

很显然,

皇帝并无让他带兵的打算。

而且作为‘归正人’,辛弃疾也备受同僚猜忌和排挤。

什么是‘归正人’?

归正,谓元系本朝州军人,因陷藩,后来归本朝……归朝,谓元系燕山府等路州军人归本朝者。

忠义人,谓元系诸军人,见在本朝界内,或在蕃地,心怀忠义,一时立功者。

一句话总结,就是从金人归来的忠义之士。”

“辛弃疾归正后不久,皇帝生更迭,孝宗继位。

相比宋高宗赵构这条断脊之犬,孝宗年轻气盛,很想干出一番事业。

宋孝宗赵昚算是宋朝少有的明君,开创了‘乾淳之治’。

隆兴元年(1163年),刚即位不久的宋孝宗赵昚,便迫不及待地起了北伐,史称‘隆兴北伐’。

可惜北伐主帅志大才疏,

加之主将失和、军士胆怯,不久便遭遇了‘符离之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