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鸷走在尉窈后方,忽然想起“伴君如伴虎”
的话,他认为这话也可反过来说,便是通过佞臣的举动,揣测君王心思。
那么尉窈公然讥讽二王,是皇帝对元愉、元怀更加厌恶了倘若如此,他就要准备下一步谋划了,令元愉蠢货仇恨皇帝,和元禧一样行反叛之举!
进来清徽堂,元鸷不敢一心二用,随尉窈一同揖礼,揖礼之态恭敬,是因为在他脑海里,已把坐在上天子位的元恪,换成他元鸷!
他在向将来的自己揖礼,自然诚心。
尉窈禀告之声清晰且高,在殿内微有回音:“陛下,刺杀臣的萧梁刺客不肯就擒,司州署已将其射杀。主使刺杀行动的头目叫杜思冲,是萧梁大臣曹景宗的亲信武官,杜思冲愿归顺我皇魏正统,他交待,同来洛阳的刺客还有五十人,均为曹景宗下属,分散于内城、城南。臣请求从京兆、广平二王府里调兵勇,由武卫将军元鸷统领,必在新岁前将五十亡命徒缉捕,使百姓安宁!”
元鸷的呼吸在一瞬间加重。
尉窈果如传闻说的狡诈,两句话就把她自己撇出去了!之前遇到他说的全是鬼话。
皇帝欣然点头:“正好,元愉、元怀方才都信誓旦旦,跟朕说他们要改掉浮夸恶习,踏实做事,此次剿凶,就由元鸷协助他二人。”
元鸷好似尉窈的影子,根本没机会和皇帝应答,便又跟着尉窈告退。
从前他被天子忽略,被大宗正卿和尚书省的同僚忽略,算是如他所求,故作木讷不过早展露锋芒,然而如今朝中形势变了,自从禁军统领于烈病死,最有可能争统领位置的于劲、赵芷、元珍,一个能力平平,一个出京征讨蛮贼,元珍则代替任城王赴扬州驻守。此时他若继续默默无闻,等于烈的儿郎于忠守孝一过,回到朝堂,禁军统领一职可真和他无缘了!
京兆王的气还没生完呢,就看见尉窈出来,他决定不和这刁钻佞臣一般见识,没想到刚梗着脖子歪头,尉窈就唤他,他转回脸的动作太快,“咔”
一声,拧筋了。
尉窈,真克他啊!
萧梁细作的麻烦差事交出去,尉窈终于能松口气了,她先回门下省一趟,隔远听见议事廨舍里的聒噪,不必探听也知是高显在训斥下属。
高显的确比他死去的兄长高肇机智,可高肇有个优点,高显没有,那就是高肇知自己学识浅,愿意学习,高显则认为擅长逢迎手段足够了,足够他余生恃圣眷耍官威。
清河王元怿见尉窈来官署,立即和她商议即将要朝议的国子学、太学营缮事宜。
元怿:“我听到尚书省的风声,有官员打算在朝议时提出修建明堂,另有反对此时建太学的,理由是郢、扬二州战事紧,不可于师旅之际,兴版筑之功。”
尉窈边听边思量,说道:“朝议时,言事绝不能转到修建明堂的争议里!明堂规制自古就有争议,无论按五室修建,还是按九室修建,都有古书记载的规制可依,就算争上一年半载也未必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