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历史数千年的文脉流传。
事实上从来只不过是在重复的书写那两个字。
——反抗。
百姓自始至终的所求,不过是条活路罢了。
荀子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早在数千年前,他便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在各路圣贤还在不休止的争执儒法的对立时,他早就提出了儒皮法骨的政治理念。
后来者,凡像他三分,学他三分者,皆为当世瞩目的名臣。
又千年后,唐太宗李世民翻阅典籍,叹息非常。
他郑而重之的提笔复写。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杨广视黎民苍生于猪狗牲畜肆意驱使,残害苍生性命如随手取乐。
故终将有一日,这些水滴会汇聚成浪涛,翻涌着将他彻底吞噬!!
【公元611年,即大业七年。】
在隋炀帝杨广不顾百姓哀鸣坚持征兵北上伐高句丽时,各地的百姓已然被逼到绝境,活不下去了。
同年,黄河水患,翻卷着吞没了无数个城镇。
百姓们饱受天灾流离失所之时,帝王却不仅不管不问,还逼着他们继续去打仗。
在杨广上位第七年,忍耐了七年之久的百姓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
四面八方开始爆起义。
这场战争中最饱受迫害的辽东之地最先暴起。
一《无向辽东浪死歌》顷刻间席卷了大江南北。
天幕上乐曲骤然铿锵急转,继而响起了一串绝说不上温和曲调。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天幕前的众人下意识头皮一麻。
基于方才那句话的冲击,他们现在一听见天幕上传出声音就有点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