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愤怒道。
孔融确实对苏曜有诸多不满,但是这个科举取士,他在深入研究后也是颇为赞同的,认为这是一项难得的善政,对于天下学子是大有益处的。
听到孔融的指责,杨彪闭上双眼,脸上满是痛苦之色:“文举,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我们也是被那苏曜逼得走投无路,原想着以此来制衡于他,却不想弄巧成拙。”
“哼!”
孔融怒哼一声,“你们这分明是自毁前程,自毁世家清誉!如今认下这些罪名,即便能保家族一时,日后又有何颜面立于朝堂,立于天下?”
就在众人陷入沉默之时,诏狱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锦衣卫头目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面无表情的锦衣卫。
“杨彪、赵谦、马日磾、孔融等一干人犯,陛下有旨,即刻押解至朝堂,听候落。”
锦衣卫头目高声宣读。
众人闻言,皆是心中一紧,不少人都面露惊恐之色,害怕这就是最后一面。
然而由不得他们说不,很快,在锦衣卫的押送下,众人被带出了诏狱,押上朝堂。
在那里,女帝万年座下,苏曜面色冰冷,卢植、王允和蔡邕等名臣则是一脸惋惜。
其他百官群臣则是提心吊胆,一言不的紧张的关注局势的展。
不过,接下来自然不会再有什么转折。
在苏曜的责问下,杨彪等人纷纷跪倒在地,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臣等知罪,臣等一时糊涂,做出了这等有违国法、有负陛下信任之事,还望陛下开恩恕罪。”
杨彪叩。
“陛下,臣身为三公,知情不报,庇护杨彪,实乃罪该万死,臣甘愿领罚。”
赵谦磕头。
紧接着,马日磾和孔融等人也都是各有一番声泪俱下,朝堂之上,痛悔与哀哭之声不绝于耳。
见皇帝动容,百官也是抓紧时机,纷纷求情,恳求从轻落。
不过,有苏曜在,自然也没什么妇人之仁。
一番热议后,杨彪、马日磾身为科举主官,负主犯职责,判斩示众,抄没家产。
赵谦、孔融等人知情不报,削职为民,贬为庶人的同时并判处罚金,以儆效尤,而其他一干人等,则根据其罪行轻重,各有处置。
“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听到判决,杨彪和马日磾面如死灰,瘫倒在地,而赵谦和孔融等人则是松了口气,知道保住了小命一条,连忙谢恩:
“谢陛下和大将军不杀之恩,臣等日后定当痛改前非,深刻悔悟!”
万年点了点头,痛心言:“此次科举舞弊事件,给朝廷和天下士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朕希望诸位大臣能以此为戒,日后公正履职,维护朝廷的法纪和制度,切勿以身试法,自毁前程。”
朝堂内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随后,杨彪、马日磾等人被锦衣卫带出朝堂,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而赵谦、孔融等人则在众人的注视下,黯然离开朝堂,从此沦为庶人,远离政治中心。
至此,科举舞弊大案终于顺利落幕,苏曜也借此一扫朝堂反对势力,昔日可与他争权的三公全部都被清除,得以独揽大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