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郭离刺绣完毕,收针封线。
空中的图案完好如初。
即便没有针线控制,它依旧妥善保存,没有散去。
那是一只眼睛的图案。
深邃、神秘、永恒。
又像是一颗太阳。
强烈、绚丽、炙热。
孔黑子与这只眼睛对视,努力回想着刚才刺绣的画面,口中不断喃喃“微言大义”
。
一道道模糊的意念萌生出来,孔黑子若有所觉。
唐雪见看到众人都“若有所思”
、“若有所悟”
,于是讲述起三维感官。
她抬手向外面招了招。
很快,两只蜻蜓飞了进来,乖巧的停在手上。
“你们看这两只蜻蜓,有什么区别吗?”
众人仔细观察,随即陆续摇头。
“没区别!”
“大小一样,长相一样,颜色也差不多,根本没区别。”
“蜻蜓都不一个样吗,还有区别?”
这时候,众人突然觉,好像不止蜻蜓。
蝴蝶,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是一样。
飞鸟、走兽、游鱼等等,也都如此。
一个具体的事物,有一个具体的文字,有一个具体的形象。
这或许就是“微言大义”
的基础逻辑。
这时候,唐雪见指了指蜻蜓的翅膀。
“这里,就相当于人的‘脸面’,是身份识别的关键所在。”
“这些翅膀上面纹路的多少、粗细、长短、弧度、分叉等,就是它们出身、族群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