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气运!
山川江河里,藏风聚气的宝地太多了,说不定哪里就有一个没被现的好地方。
如果继续沿用古代的丧葬方式,这些地方迟早会成为乡村百姓的墓穴。
富人掌握的资源再多,可他们死后最多也就是埋一个墓穴。
难不成大卸八块,占八个风水宝地吗?
在死亡面前,无论贫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只要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每个人都会占据一份气运,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
就算下葬时候不是风水宝地,难道几十年后、几百年后风水格局变化,成了宝地。
门阀世家追求的是千年荣华不衰,根本不敢搏这种概率。
所以,他们一方面为自己寻找风水宝地,一方面禁止民间效仿。
《连山易》和《归藏易》的消失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它们即便不是消失在最崇尚礼制,最注重丧葬的周朝,也会消失在秦朝、汉朝……
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在极尽所能破坏丧葬。
有些人,可能是出于好心。
比如墨子,提倡薄葬,是为了节省社会财富,节省民力。
只能说,他的出身和阶层,局限了他的视野、格局。
至于其他人,都是心照不宣的围绕“气运”
博弈,或者敬天法祖的盲目效仿。
人们总觉得,最大的历史也就是王朝更迭、改朝换代。
但这只是人族的历史。
跳出人族范畴,纵观整个天下,历史又是什么,岁月又是什么?
文明,又是什么?
这一刻,岳川心中浮现出一丝丝明悟。
生命的终点,都是连山。
文明的终点,都是归藏。
两者共同的载体,都是大地。
岳川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在寂灭之地见到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水面。
水面上一座山。
高山。
之前自己被山上密密麻麻的孔洞,以及孔洞里弥漫的火光吸引,脑海中不由自主想到“火云洞”
之类的字眼。
却忘记了重点。
那山,像什么?
一座坟!
一座巨大的坟!
一座层层堆叠的巨大墓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