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向勤俭节约,生活朴素,不就是想节省一点,能为百姓做更多的事吗。
即便他有多宠爱这个大孙,也不允许大孙糟蹋食物。
这是朱元璋的原则,也是他的底线。
“爷爷、你别急啊,你听孙儿说完。”
“行、咱听着。”
朱元璋知道大孙聪明,他倒是小看看大孙用什么理由说服他。
“爷爷、大明的火药威力如何?”
朱元璋没有直接说出原因,而是反问道。
听到大孙问自己大明的火药威力,朱元璋傲娇的抬起头:“咱跟你说,洪武爷每年向内官监投入大量银钱研究火药。”
“毫不客气的说,如今大明火药都威力,天下无敌。”
朱轩倒是没有反驳,赞同的点点头,历史记载,朱元璋很注重火器的研,即便朝廷财政严峻,每年也会投入银钱用于研火器。
这就是朱元璋的眼界和格局,他起兵的时候接触到火炮以后,就已经看出,战争不再是比拼人马多寡,强大的火器能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
朱轩对大明的不少部门也了解一些,生产武器的部门有军器局,军器局这几年被拆分过,军装、马鞍等等划分给了新部门,军器局主要生产火器。
这几年也对各地的武器生产进行下放,包括各地布政使司和各驻军卫所,不过、需要向朝廷报备。
除了这些军需部门,火药火器主要则是由火药局生产,火药局附属于内府兵仗局。
内府两字,意味着这是朱元璋直管部门。
可见、朱元璋对火药的重视,毕竟研的火药不能外传。
“爷爷、大明的火药确实是当今最先进的,威力最大的,但只靠硝石、硫磺、木炭,无论怎么配比比例,威力也差不多到达极限了。”
“可加上白糖就不一样了,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孙儿敢跟你保证,加点白糖制作的火药,威力是现在大明火药的威力翻倍。”
“啥???”
朱元璋心里猛的一震,手中的甘蔗扔在地上,双手抱着朱轩:“啥……大孙你刚才说的啥?”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