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温文尔雅,一股子书香气,一看就是饱读诗书的儒士。
在场的读书人很快就安静下来,此人仰头望着城楼上的朱元璋,生怕朱元璋听不到,大声说道:“臣孔言昌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礼仪这方面,拿捏的死死的。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皱,孔姓,那么也只有孔氏一族的人了。
“你是孔氏一族的人?你身为孔子后人,怎么不好好读书识字,居然带头来逼宫,真当咱不敢杀你吗?”
朱元璋阴沉着脸呵斥道。
“陛下、臣今日前来,是为了天下读书人,即便陛下杀了臣,臣也死而无憾,天下读书人会记住臣,后世子孙会记住臣。”
好家伙!
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孔言昌这是阳谋,如果朱元璋今天敢弄死他,那么、天下读书人就会知道朱元璋的今日所作所为,后世子孙也会知道。
孔言昌这是站在大义面前,给自己上了一道保险。
朱元璋心里冷,看咱今天敢不敢杀你就完了。
孔言昌继续说道:“臣斗胆劝谏陛下,若是陛下要一意推行新政,天下读书人将不会参加科举。”
朱元璋阴沉着脸:“你是在威胁咱?”
“臣不敢,臣只是说出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声罢了。”
“读书人六岁启蒙,十五岁束而学,这一路要参加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这一路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背井离乡,不畏寒暑,十年如一日,其中的辛苦人人皆知。”
“若是读书人和普通百姓一样,还需要交税,那么、读书人为了学习的花销,如何用心读书。”
“若是没有人去做学问,那么、这天下谁来帮陛下治理,是来教导百姓。”
……
一时间、不仅仅城楼上,城楼下都议论纷纷。
“这位夫子所言甚是,读书人就应该专心做学问,可不能被一些杂事影响了读书做学问。”
“没错、没错……俺也是这样觉得的,不然就像俺一样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