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o42章再试一次
一个时辰后,小院的正房大门打开,朱祁镇面无表情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主子…”
侯宝走上前,欲言又止。
“有事就说。”
朱祁镇语气冰冷。
“既然此人已经都说了,要不奴婢就将此人给…”
说着,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朱祁镇扭过头,盯着侯宝道:“你觉得他都说了?”
“奴婢…”
侯宝额头冒汗。
“养着吧,朕有的是时间等他开口。”
“是。”
侯宝挥了挥手,屋内的黑暗中,几个太监无声的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的跪在地上。
“主子,这几人是奴婢精挑细选的,您看是否合适?”
侯宝说道。
朱祁镇简单的扫了一眼后,脸色缓和了一些:“家世可都清白?”
“绝对清白,他们都是洪熙元年同月同日净身进宫的,且暗卫都逐一去过他们的老家核实过了,肯定没有错漏。”
侯宝赶紧说道。
“恩,剩下的事你看着安排吧。”
朱祁镇扔下一句话,走出了小院。
小院再次归于平静,平静的好似它还是原来的那个破败小院一样,只是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正悄无声息的流动着。
………………
又是几日,皇帝突然下旨:废除司礼监!
这道圣旨一下,压抑了半月之久的文官们纷纷揣测皇帝这是何意,虽然现在的司礼监已经名存实亡,除了给皇帝端茶倒水的杂事,再也不复往日的荣光,可再怎么说,司礼监也是宫中二十四衙门的的核心权力部门。
其实,司礼监最早初设于洪武年间,朱元璋虽然憎恶太监,甚至不拿太监当人,可在经历了胡惟庸、李善长、杨宪案后,对文官已经失去了当初的信任,于是在废除了丞相制后,逐步构建了以宦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体系,这就是司礼监的由来。
起初它的职能仅限于宫廷礼仪、文书传递、皇帝起居事务,权力很小。可朱祁镇的老爹朱瞻基却起了一个很坏的头,那就是让太监进入内学堂读书识字,这些太监们掌握了文化知识后,逐渐不满足于端茶倒水,伺候皇帝生活的琐事。
于是,司礼监的权力在宣德后期逐渐扩大,历史上,自宣德以后,随着内阁票拟制度的成熟,皇帝为了牵制内阁的权力,将“批红”
权授予了司礼监。至此,形成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双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