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看文学>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 第207章 陛下丞相的位置空了(第2页)

第207章 陛下丞相的位置空了(第2页)

“承蒙二位大人举荐,霍光资历尚浅,在朝堂历练时日不长,实恐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但他微微颤抖的肩膀,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澎湃。

刘据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殿内群臣,缓缓开口道:“此事暂且不提,为时尚早。”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

苏武脸色微微白,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再次躬身说道:“陛下圣明。”

卫青微微皱眉,抱拳说道:“陛下,苏大人和霍大人能力出众,且忠心可鉴。如今朝堂正值用人之际,还请早些定夺,以安人心。”

田千秋也颤巍巍地说道:“老臣举荐二人,正是看中他们的潜力。南方大开迫在眉睫,需要年轻有为之士注入新的活力,望陛下三思。”

随着两人的声,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刘据。

而龙椅上的刘据仍旧是微微摇头。

而卫青这才忽然恍然想起了前段时间刘据跟他说过想废除丞相制度。

难道天子筹谋那么久,等的就是现在?

他不由得看向刘据,而对方恰好看向他,微微点头。

卫青在这一刻,明白了一切。

刘据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大臣们,忽然开口问道:“丞相总领百官,协理朝政,关乎我大汉兴衰。今日,朕想听听诸位爱卿对丞相制度的看法,这制度究竟如何?”

大臣们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懂龙椅上的天子想表达什么意思。

张骞犹豫良久,才率先道:“陛下,丞相制度实乃我大汉不可或缺的基石。想当年,臣出使西域,途经诸多邦国,它们因缺乏如我大汉这般完备的丞相制度,朝堂混乱,政令不通。”

“反观我大汉,丞相统筹全局,让百官各司其职。文帝时,申屠嘉以丞相之威,整肃朝堂风气,震慑不法之徒,使得大汉上下一心,国家稳步展。如此看来,丞相制度不仅保障了朝堂的稳定,更为我大汉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其益处不言而喻。”

苏武紧接着说道:“陛下,张大人所言极是。臣在北海牧羊十九载,时刻心系大汉朝堂。丞相制度赋予丞相重任,使其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排忧解难。”

“太上皇时期,公孙弘身为丞相,广纳贤才,为朝廷注入了新鲜血液;田千秋丞相坚守正道,自陛下登基后,稳定朝堂局势,让百姓重归安宁。丞相犹如国之栋梁,支撑着大汉的江山社稷,这等制度,对我大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田千秋微微躬身,道:“老臣辅佐陛下多年,见证了丞相制度在不同时期挥的重要作用。丞相总理万机,上能领会圣意,下能将政令贯彻到地方。过去,无论是制定律法,还是推行改革,丞相都能组织百官商议,提出可行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朝堂的办事效率。正因有丞相制度,我大汉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稳步前行,老臣以为,此制度应当永世沿用。”

魏相说道:“陛下,秦因设立丞相,统一六国,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我大汉承秦制,并加以完善,使得丞相制度更贴合国情。如今,丞相掌管百官考核,赏罚分明,激励着官员们尽职尽责。”

有了丞相制度的约束,朝堂秩序井然,国家的各项事务才能顺利开展。这一制度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我大汉长治久安的保障。”

听完几人的言,其他官员纷纷点头,低声附和。

而刘据则是眯起双眼,微微摇头,目光瞥向一脸平静的卫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