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不是技术的问题,是我有特异功能了。
两人在午饭的点愉快的回程,赵丰年已经做好了三菜一汤,湘儿没有留下吃饭,兴奋的拎着石青青分给她的鱼虾跑回家了。
那可是她亲手撒下的网捞回来的,对小女孩来说意义可不一样。
这孩子,看到什么都新鲜,看到什么都哇噻
“你不是去送货顺便送话么,怎么又捞鱼了?”
“陪着湘儿玩两网,你看这些有想吃的留一点,其余的送送。”
“嗯,正好下午给几个帮我做事的小弟送去。”
石青青抬头:“几个小弟?不是只有一个张胜吗?什么时候又展了几个。”
“嗐,就机缘巧合呗,张胜送货,他们一起玩的有个亲戚很多,家里都有养鹅,收完了亲戚的他成了亲戚口里的出息人,就打算不继续混了,也和张胜送货,帮我白送了半个月之后就收下一起干活了,最近还认识了个饭馆厨子的儿子,
他也是外地来的,爹妈都是川渝的,他会炒火锅底料,贼香,我们去他家吃过一顿饭才知道有这个手艺,我出了点钱跟他合作,他又自带一个玩伴一起合作,我们偶尔也去帮一帮……”
像是反应过来什么,赵丰年立刻说不是故意瞒着媳妇的。“这小火锅街边摊也才开了不到一周,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我就没告诉你。”
石青青乐呵呵的说没关系,火锅这东西也许现在不是特别流行,但在梦里,吃火锅都成文化了,还分区域、口味、滋补功能……
摆摊文化在后来也是很流行的,石青青只有支持的份。
哪怕不挣钱,她也不会说赵丰年的。
因为这又是一个和梦里大相径庭的变化,赵丰年没有死守在工地上那屁大点的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啊!我想起一个东西,说不定能跟火锅摊位一起开,而且更适合我们这边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石青青想起自己特价买过的一批梨子,由于太便宜了,她一不小心买了两千斤,一直放着也没怎么动。
此刻听到赵丰年拉扯了这样一个小摊倒是有了一个灵感。
就是梨子冰糖煮水,削皮去瓤只留下梨子肉跟冰糖一起煮,如果需要枸杞什么的她也能提供又好又便宜的。
这个甚至可以独立摆个摊,再研两个新品热的糖水。
姜撞奶什么的,不也很受欢迎么。
夫妻俩搁那儿有商有量起来。
赵丰年心口那块暖呼呼的。
他没有提早跟媳妇说小火锅的事,其实更多的原因是怕不成功后给老婆一种他不靠谱的印象。
或者说给本来就忙于家庭生计的老婆多一份心理压力。
没想到老婆知道后没有指指点点,没有压迫他别乱搞,反而是鼓励跟支持。
得妻如此,大丈夫何求。
赵丰年也想起以前听工地上的工头说什么有人用花瓣洗澡,也有人用花泡茶,有没有可能找到一款跟花有关的热茶饮。
“我们老家的桂花很不错,老人家会用糖渍了,待客的时候往热水里舀一勺子,越甜越欢迎客人。”
“这个也不错,既然是冲泡的,那就更简单了呀。”
“大城市里不是还流行喝咖啡喝巧克力么,也可以一起做呀,既然都要扯个摊子了,弄多品种才更有竞争力。”
赵丰年乐呵呵的把老婆说的记下来,最后商量出五款热饮,有顿住好用保温瓶装的,有用大桶装的,有现场调制的。
之后就是原材料的问题了。
喜欢九零小夫妻的渔民生活请大家收藏:dududu九零小夫妻的渔民生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