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说,赵公子这药铺装出来在蜀州也是数一数二的。”
“那是因为林师傅手艺过硬,有着鲁班先师的影子。”
“过奖过奖,是赵公子细节追求到位,才会让我们磨出像样的铺子。”
林师傅其实很想问一句:药铺做这么好干什么呢?
修整这个药铺的银子都可以买不少的药材了。
都说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赵公子这是要干啥?
反其道而行之吗?
赵明华不知道林师傅内心这么多精彩的猜测。
验收了药铺就觉得是他想要的样子,这个泰康堂是他的产业了,他决定了要做成一个百年老店,一代一代往下传。
嗯,错不了,“肖大夫”
这个名号挂在了泰康堂,他要和肖家双赢。
药铺规整好了赵明华很满意。
万事俱备只欠东西,他立即就和庆生回了昌州。
春宁正等这个“姐夫”
来呢。
“赵哥,你看看,这些,你有哪几样?”
肖家的药房多宝格上,一共有九个陶瓷瓶。
赵明华一个个拿来看,又闻了闻,最后还是得问春宁,这些有什么功效和药用。
“赵哥是要考验我吗?”
春宁笑了,这些药都是他在阿姐的指点下做出来的,阿姐不放心自己,也是考验了好几次。
赵明华再问,春宁对答如流。
“不错啊,以后肖大夫就是你了。”
赵明华欣慰的看着眼前的“小舅子”
很是感慨: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下就会了。
想当初自己在春宁这个年纪也是已经偷偷的在昌州开了茶楼了。
“我可当不了肖大夫,我只是在跟着阿姐学炮制药材和制作药丸,对看诊这些一窍不通,真正的肖大夫,是我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