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样娇软的性子,没了阿娘该有多难过,所以才会恍惚落水吧。
没人庇护,又被叔婶逼着嫁人。
那个时候她的心便死了吧。
他挖出了房契,里面还有他的庚帖,用红布包裹着,生怕破损。
他从怀中掏出她的庚帖,一同放在坛中,重新埋好。
昭昭,如此就当我们交换庚帖,拜天地了。天地为证,此树为证,我们成亲了。
此后一生,既已负她便不能负苍生。
三日后杨铭便离开边城赴任魏县,他在皇上面前立过军令状,水患不解,此生永不回京。
杨铭上任后,不住衙门,在堤坝不远修建茅屋,与百姓同吃同住。
杨铭查阅典籍和县志,与其堵不如疏,带着百姓清理河道淤泥,花费三年时间终于重修堤坝,解决水患。
不过,要想长治久安,堵不如疏,河道必须每年定时清理,防止淤堵,让水流和缓顺畅才不会在汛期时冲垮堤坝。
三年后,杨铭回京,皇上嘉奖其功,擢升工部侍郎。
工部尚书即将致仕,皇上已经打算将这个位置留给他。
只怕若不是杨铭太年轻,皇上已经准冯尚书告老还乡了。
可杨铭却在早朝反对皇上修建行宫,说其劳民伤财,过度奢靡。
皇上一怒之下,将其贬谪邕州。
回京还不到三月便被贬谪出京,再一次开了大齐先例。
这个杨铭简直是找死一次还不够,还要找第二次,只怕这次可没那么好运气。
邕州是荒芜之地,民风彪悍,之前百姓暴动,将州官打死的事都生过。
只怕杨铭这次是真的一去不回了。
让杨铭意外的是,他离京这日,权倾朝野的摄政王陆容与竟然会来送他。
陆容与与杨铭只见过几面,后来他又自请出京。
回京后才又听人提起此人名字,的确是个不知死活的。
不过,朝中需要多些这样不知死活的人。
倒是让他刮目相看,不愧是谢昭昭那个女人曾喜欢的人。
裴恒离开京城前交代要护着他些,谁知,他就一日没上朝,这不知死活的家伙便把皇上得罪个彻底。
皇上自登位,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生怕行错踏错。
修建行宫也并不打算用国库库银,而是走私库。
皇上虽未宣扬修建行宫之事,但朝中那群猴精的大臣都已经知道,不过故作不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