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做实验的话……”
张东海望着许宁,眼中闪烁着一丝期待。许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开口道:“接下来怎么办,全看你实验的结果。
如果在亚音速条件下都无法取得突破,那么这条路可能就走不通了,不如早点转回安全的路线。”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催促你抓紧时间做实验的原因。一方面,做好了可以吸引国防科工委的注意,让你有机会加入他们的大项目;
另一方面,至少也能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增添一份重量。”
张东海心里明白,他们手头的资源有限,深入研究难以实现。
“所以,我打算将现状报告给国防科工委,请求他们协调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评估。”
带着几分忐忑,张东海向导师于非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作为冰城工业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他深知这次机会的重要性。
“你先着手研发一套实验方案,尽可能地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完成。
鉴于这一领域几乎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只要用心去做,发表在《航空学报》或《航空动力学报》上应该是有希望的。”
“这……真的可能吗?”
张东海难以置信地问。
幸运的是,这篇论文最终引起了姚美玲的注意。她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在图书馆发现了它,并出于好奇将其带回了实验室。
“我理解你的担忧。”
于非接着说。
“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尝试也会有所收获。而且,你离毕业还差一篇论文不是吗?”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张东海不仅完成了实验,还撰写了一篇论文,探讨了几个可能影响压气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如开缝位置、缝隙形态及角度等。
最终,这篇论文成功发表在了《航空动力学报》上。
同时,于非也将这一成果提交给了国防科工委,认为其具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
“如果实验验证了你们的想法,那将是压气机研发领域的一大飞跃。”
于非补充道。
“要知道,压气机内部的流动损失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个未知数,深入探究这一问题难度极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张东海一边观察师弟的操作,一边记录下自己的灵感与思考。尽管意识到团队面临的技术挑战巨大,但他并未放弃努力。
制造过程中意外出现的弦向沟槽,竟然显著提升了压气机在高进气攻角下的表现。
根据初步的数据分析,进气速度越快,攻角越大,这种改进的效果就越突出。
这让张东海眼前一亮,虽然内心深处对这一发现感到兴奋,但他还是决定先完成手头的毕业任务,再深入研究这个意外收获。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科研工作者,张东海清楚,争论无法带来实质性的进展。他接着说:“但是,你也不要太早得意。”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他还让师弟重复了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存在。
张东海解释道:“当低速流与高速流在这些沟槽处相遇时,理论上应该会有较大的混合损失,导致总压损失增加。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