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伟忠的声音响起,大家都围了过去。经过一夜的努力,团队终于完成了试飞数据的处理和喘振波形的绘制。
阎伟忠面前的屏幕显示着放大后的数据图,这让原本疲惫不堪的团队成员们立刻振奋起来。
“成功了!”
有人低声说。
对于阎伟忠这样的老手而言,这一步并不难。
“当压缩系统遇到外部干扰而进入喘振状态时,压气机提供的压力不足以对抗后方的压力,导致气体流量骤降,甚至可能出现倒流。”
他解释道,这些信息如同找到解题的关键线索,让复杂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一刻,阎伟忠感到一阵眩晕,仿佛大脑短暂缺氧,但他迅速调整,继续带领团队前进。
他知道,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意味着项目的进展,更是在未来可能需要改进压气机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昨晚整夜加班处理数据,许宁不是动力联合攻关组的正式成员,因此他的缺席直到组长阎伟忠召集大家时才被注意到。
阎伟忠迅速掩饰了惊讶,手轻轻搭在身后的桌上保持镇定。
“在亚临界状态下,尾喷口远前方及喷管出口处的静压等同于大气压,这意味着发动机内部的压力变化需与增压和膨胀过程相平衡……”
他边说边将手中的铅笔丢到一旁,站起身来。
经过多次尝试,系统最终给出反应。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看到阎伟忠疲惫不堪、眼眶泛红的样子,关心地询问:“怎么了?”
“是啊,阎工看起来很累的样子。”
另一位工程师附和道。
长时间的不规律作息加上过度劳累,使得阎伟忠起身时感到短暂的眩晕。
他挥手示意其他人继续工作,自己则稍微站立了一会儿,调整呼吸,喝了一大口浓茶,准备加入团队的新一轮工作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人影冲了进来,兴奋地喊道:“我找到了!”
阎伟忠愣了几秒,才认出这是刚恢复活力的许宁。
“你发现了什么?”
周围忙碌的同事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宣告吸引了注意力。
“我算出了流动分离最早可能出现在高压压气机二级转子叶片上的位置!”
许宁挥动着手中的几页纸,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这一发现对项目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解决了当前遇到的技术难题,还证明了许宁与导师共同研发的仿真工具的有效性,这套工具在当时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并持续影响至今。
虽然看起来两种方法都能找到引发喘振的原因,但它们的效率和帮助理解问题本质的能力却大相径庭。
但这同时也揭示了涡喷14的压气机研发有问题。尽管如此,他的专业功底仍然扎实。
一位工程师激动地指着屏幕上的两道几乎完全吻合的曲线说。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一个人竟然只用了一晚就找到了故障的根本原因!”
听到这话,大多数人都感到困惑不解——
如果是因为制造缺陷导致喘振,那么模拟数据与实际情况必然不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