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出喘振的源头,阎伟忠从试飞院获取了01号原型机在事故前后所有的飞行数据。这对他和606研究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试飞中心的负责人李正奇带着地勤人员赶到了现场。他介绍道:“这是林刚军士长,我们这里最有经验的老兵,负责这次事故的情况汇报。”
林刚向众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接着转向01号原型机,开始详细汇报情况。
林刚的报告结束后,现场一片寂静,大家都明白问题的严重性。
李正奇补充说:“故障发生时,飞机速度很快,大约在1。1马赫左右,飞行高度介于2000米到6000米之间。
飞行员试图通过调整油门来减速,但飞机却产生了向前的冲击感,有发动机温度迅速升高,可能发生了火灾。”
尽管如此,阎伟忠还是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尝试计算出发动机不稳定工作的边界。他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找到解决故障的关键。
试飞中突发的危险,让01号原型机不得不紧急着陆,这个消息迅速传到了盛京。
当时,606研究所负责研究发动机部分,而601研究所则专注于进气道的研发与优化。两个团队紧密合作,共同面对这一挑战。
涡喷14发动机的压气机研发资料,由于之前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和参数化的处理,这次随行也一同带来了。
阎伟忠几次深呼吸,然后缓缓睁开眼,望向身旁的许宁。
这种工作主要依赖经验和直觉,许宁深知自己在这方面难以提供太多帮助。
许宁语气坚定,毫不动摇:“初步检查显示,左侧发动机第一级压气机有13片叶片受损,连接调板液压作动筒摇臂与后调节板的拉杆在耳环螺栓处断裂;
发动机与进气道接口处偏移;通过内窥镜发现,两侧发动机的分流环已撕裂。”
这正是许宁一直以来研究的核心——叶轮机械内的流动分离问题。
如果在加力过程中出现了喘振,压气机就会像“咳嗽”
一样,产生负压,使燃烧室内高温气体逆流,最终可能毁坏整个发动机。
对飞行团队而言,能够安全保存飞机,已是莫大的胜利。
林光耀在此次事故后的处理堪称完美,几乎完好地保住了故障发动机,实属不幸中的幸运。
工作协调会刚结束,阎伟忠给了许宁两天的时间考虑最终的决策。
三人听到这一消息,都不由得愣住了。
既然选择了跟随阎伟忠来到阎良,他自然不是来凑热闹的。
“飞行员汇报称,发动机在退出高速状态关闭加力时出现故障,故障前未听到明显的气流波动声。”
简言之,喘振是指压气机内部气流分离所引起的反复流动,沿压气机轴线产生高低幅度的振动。
“我们去阎良吧。”
接下来的任务,最关键的就是找出涡喷14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条件,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
这正是许宁有所了解的部分。
于是,他找到了阎良的负责人林刚,借用了一台试飞院的工作站,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现在,时间至关重要,为了加快进度,使用系统辅助分析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