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他们之前与法扎特龙研究所讨论过‘甲虫’雷达的事宜,还和二毛洽谈了R-27空空导弹的引进。
现在,他们又自主研发出了一款性能优良的机体……”
莫辛继续说。
“如果研发的大方向不变,那可能是他们使用了一些提高升力的技术。
我们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具体细节。”
特鲁索夫回答道。
特鲁索夫警惕地看了眼老友:“你该不会想靠近看看吧?我不想招惹是非。”
不过,即使华夏在武器系统上仍有挑战,通过购买关键部件,也能迅速获得超视距作战的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同意转让双座版苏-27UB的生产线,并且不限制他们替换雷达、引擎和机体材料等重要组件。
当然,替换后出现的技术问题,我们是不会负责的,这一点必须事先说明清楚。”
特鲁索夫直接指出。
特鲁索夫似乎不太愿意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我在想,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试飞一款显著提升的新机型,是否是在传达某种信息?”
“加快进度?”
莫辛提议。
“但是,老师,即使按照您的说法,华夏新飞机的性能有了显著提升,但他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制造可用的超视距空空导弹,只有一架飞机能有多大用处呢?”
特鲁索夫反问道。
“或许,这意味着他们的紧迫感不如以前了。”
莫辛沉思道。
“你过来看看这个。”
特鲁索夫从桌面上拿起一张简报,递给莫辛说道。
莫辛接过简报,上面记载的是601研究所新飞机的首次飞行情况。
“新型号……”
莫辛轻声读了出来,心中却有些疑惑。
特鲁索夫长长叹了一口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原来,由于杨知书团队巧妙地将旧型号改装,使得这次试飞看起来像是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战斗机,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注意。
特鲁索夫一直坚持,至少要购买200架苏-27SK(即歼-11A)的散件来组装,这导致了与中方的谈判陷入僵局。
双方都在等待对方先让步,但苏霍伊公司因为资金紧张,迫切需要这笔交易来缓解经济压力。
“这件事不如通过领事馆向国内报告,让高层来决定吧。我们俩只负责技术,这些政治上的事情想太多也没用。倒是听说今晚食堂有庆功宴,食物应该会比平时丰盛一些。”
特鲁索夫提议道,试图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
“新型号……”
莫辛重复了一遍,似乎对这个信息感到惊讶。
“没错,加快速度。”
特鲁索夫点头同意,接着补充说:“我马上去找库尔布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