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该模型尚未得到实际验证,但它已经为他赢得了额外的20点科研点数。
就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决定,许宁不仅让团队气氛活跃起来,还向着自己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第二天清晨,杜亦熵乘坐最早的航班抵达镐京,并立即前往603研究所,与所长周永航及总工程师易元和会面。
此前,他已经提前告知二人预留出整个上午的时间。见面后,杜亦熵立刻拿出一张软盘,里面装着他连夜准备的技术文档。
作为同行,周永航与易元和很快认识到这份资料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案,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异常复杂。
两位资深工程师阅尽无数方案,但对于杜亦熵带来的这套方法仍感到难以置信。
通常情况下,新技术需要逐步完善才能有效应对现实挑战。
然而,杜亦熵展示的方法却能一次性解决多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机翼振动的关键难题。
它不仅处理了增量有限元分析、空气动力学建模等具体技术难点,还引入了一种新颖的预测控制机制。
整体看来,这项技术似乎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成熟度。
“真是令人惊叹!”
周永航赞叹道,“如果不是知道这是您的创新成果,我还以为。。。”
“其实并不是我的功劳,”
杜亦熵谦虚地回应,“我这年纪大了,再想提出革命性的想法确实不容易。”
“那这……”
易元和显得十分好奇。
“是一位年轻的组员提出的。”
杜亦熵微笑说,“新一代的力量正在崛起。”
他没有透露这位组员的具体身份,仅是一名本科生的事实,以免让两位同事过于惊讶。他打算等该方法得到进一步验证后再分享更多细节。
老杜,如果这个工程模型真能通过验证,那它可能成为我们华夏航空工业在飞机研发上的巅峰之作。”
周永航盯着电脑屏幕,迟疑片刻后补充道。
作为603所的负责人,周永航这番话无疑是高度的认可。
“正因如此,我才特意来找你们商量。”
杜亦熵放下手中的茶杯,直截了当地说:“你们有没有勇气,在运7-200A项目里尝试使用这个模型?”
对面坐着的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这不是一个轻易可以作答的问题。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个模型的推导和模拟过程似乎无懈可击。
然而,易元和与周永航考虑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特别是在易元和这里,他身为项目的总工程师,一切重大决定都需要由他来定夺。
这意味着一旦采用由许宁提出,并且由杜亦熵推荐的这个新模型后,万一出现问题,最终承担责任的人将是易元和本人,这就是所谓的权力与责任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