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暗自庆幸,幸好之前没有冲动地提议让许宁使用自己的一些研究来做毕业研发。
现在看来,如果草稿纸上没有错误,那么许宁在这短短三个小时内完成的工作,可能已经超越了他自己三年博士生涯的研究成果。
实验室里的人们都被吸引过来,围绕在一旁倾听。
“嗯,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所以字迹可能有些潦草。”
许宁接过草稿,简单扫了一眼后说道:
“这部分我在尝试对机翼模型在静平衡位置进行线性化处理,以求得机翼在平衡状态下振动的线性模式。”
他继续讲解,涉及到了大展弦比机翼在特定飞行条件下和自身重量影响下的静态变形,以及如何通过模态叠加原理来转换运动方程,最终导出广义气动弹性方程的过程。
尽管这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但显然需要深厚的数学背景支持。
随着许宁深入浅出地阐述,大部分听众因为跟不上节奏而逐渐散去。
然而,方争与另一位博士生姚美玲却听得津津有味,两人交换眼神时,都能看出对方心中的震撼。
他们不仅理解了内容,还确认了整个推理过程的严密无误。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程序,依据这些理论来分析机翼颤振现象,并计算出颤振发生的临界速度。”
方争兴奋地说,“如果我们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那么这意味着许宁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工程模型。虽然这还不构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绝对能够在航空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只用了半天时间,这样的成就令人难以置信。
“编程的事就交给我吧!”
方争主动请缨。
尽管平时行事谨慎,但他同样怀揣着梦想。
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开创性的项目,或许未来某一天,在教科书或技术手册中也能找到他的名字。
没有哪个博士能抵挡这种诱惑。方争比许宁更急切,几乎是一眨眼间就冲到了不远处的电脑前,迅速按下了开机键。
组员办公室里有三台共享电脑,但由于大楼还未翻新,这些电脑只能接入局域网。
若要上网查找资料或下载东西,就必须前往机房。
这也是许宁重生那天,在机房遇到姚美玲的原因。
“机翼建模不需要调整吧?”
方争打开一个工程文件,展示给许宁看机翼模型和网格布局。
“当然要改,”
许宁回答,“襟翼和副翼要独立建模。另外,以前的一到五阶固有振动模式计算方法也要更新。首先得计算机翼自重引起的静态位移,然后是静气动弹性分析。。。”
随着许宁讲解着复杂的过程,方争一开始还充满信心地聆听,准备跟着编程,但很快便显得困惑起来。
最终,他无力地靠回椅背,脸上写满了挫败感。
“姚博士,你能试试吗?”
方争转向身后的姚美玲求助。
“我……”
姚美玲的回答表明她也感到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