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宁接过条子,感激地向杜亦熵致谢。
正当他打算离开时,杜亦熵又叫住了他:“哦,还有件事。”
“如果你的风扇真的改得好,记得先申请专利,然后再公开你的研发。以前有人没这么做,结果吃了亏。”
在京航这所理工科大学里,有一个金工中心,它提供组员实践训练,也负责为研究项目制造各种材料的部件。
当时还没有3D打印技术,制作特定的塑料件颇为不易。
因此,他们决定采取一个替代方案,用金属加工出零件,再覆盖上塑料层。
这种做法虽然可能会让成品稍微重一些,从而增加一点噪音,但对于许宁的实验来说,影响不大。
经过一天的等待,他花了180元得到了六个特制的风扇:一个是原版研发,另一个是初步改进版,剩下的四个则是基于不同的弯曲角度制作的版本。
这些风扇的质量非常均衡,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能确保风扇在高速旋转时不会因偏心而影响性能或寿命。
夜幕降临,许宁开始了他的实验。尽管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工业风机测试标准,但基本原理相似,他很快就熟悉了测试设备的操作方法。
他小心翼翼地将第一个风扇安装到调速电机上,并连接好了U型管压力计来测量静压,同时准备利用皮托管压力计直接读出动压值。
多年未碰这些简朴的实验器材,许宁的动作显得有些生疏。
正当他费力地换着一块20%流通面积的节流板时,“咔哒”
一声,实验室的门忽然被推开。
“谁在那儿?”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其中一个便是全神贯注于工作的许宁,突如其来的声音让他心头一紧。
“你是谁?怎么在这儿?”
许宁警惕地问道。
门口站着一位看起来斯文却略带紧张的年轻人,他连忙澄清:“我是这所大学的组员,来这里进行测试,杜亦熵教授批准的。”
听到杜教授的名字,许宁立刻松了一口气,并向这位组员展示了自己的身份:“哦,原来如此。我也是杜教授指导,正在我的研发。”
这时,许宁终于将新的节流板安装完毕,并递上杜教授签署的许可文件以作证明。
接过文件,对方眉头微皱:“杜教授批准的?可我怎么没听说有这事呢?”
“您好,我是方争,杜教授团队里的研究生,目前读博三。”
方争虽感困惑,但确认了签名的真实性后,态度变得温和起来。
“我叫许宁,前几天刚跟杜教授谈妥加入我们小组完成我的论文。”
许宁回答道。
此时,他突然想起两天前曾在食堂遇到过这位师兄,那时他还与另一位女生同行。
“原来是你啊!那天在食堂看到你的时候还以为只是普通的组员聚会呢。”
方争恍然大悟地说。
尽管对于新成员的到来感到意外,但既然得到了杜教授的认可,他也表示了欢迎。
杜导师很少指导本科生的毕业研发,所以当方争得知许宁会成为他们的新成员时,感到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