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朱慈烺知道袁继咸这人,是因他留存于世的七言绝句《咏红菊》。
“自从陶令伴金卮,醉倒芙蓉欲笑时。血胜生来浑不改,寸丹留与报君知。”
一首七言既赞颂了红菊的傲骨,又寄托了他忠君爱国的情操,亦如他这个人。
他是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三年就擢升成了御史。崇祯七年时他上疏抨击权宦张彝宪,而当时的山西巡抚吴甡也举荐他廉洁能干,可当时的巡按御史张孙振却因他曾拒绝自己,便诬告袁继咸贪污受贿。
崇祯因此大怒,将袁继咸打入大牢。后来吴甡上奏袁继咸确实廉洁,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白,朝野上下亦有千余人联名为其喊冤,那件事轰动京师。袁继咸借此列举张孙振请托事情的细节及贪污受贿的罪状,最后张孙振贬官戍边,而他官复原职。
此人出身贫寒但却极有抱负,性格刚直,因敢忤逆当权宦官闻名朝野,深得众人敬佩。
后京师覆灭,他更是以民族大义为重拒绝了左良玉邀请他共伐马士英的提议。最终拒绝降清以身殉国,与文天祥、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为后人敬仰。
朱慈烺想到这里,忽而朝朱元检又恭敬拱手。
“父皇,儿臣有件事想听听父皇的意见。”
朱元检听到这话颇有些诧异,凝眉道:“说来听听。”
朱慈烺似是又仔细思索了一番,这才将心中所虑和盘托出。
“父皇先前诛杀了朱纯臣、徐允祯等皇亲,是为震慑众人,让朝堂百官能尽快的拧成一股绳。但现在朝局是安稳了下来,朝堂上的奸佞也被处置了很多。”
“可儿臣始终觉得,此前的事定然还是留下了隐患。譬如说现在户部所做的还田于民之事,已然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皇亲和藩王。”
“以及。。。。。。很多的勋贵。”
朱元检静静的听着他说,听到这里不由得凝眉。
“所以呢?”
朱慈烺闻声肩头微颤,连忙躬身道:“儿臣就是在想魏国公徐允爵在南直隶本就很有威望,她跟保国公、灵璧侯以及忻城伯赵之龙关系颇为密切。徐允祯与徐允爵本就同出一脉,若是因此事徐允爵心生异样,再有人从中挑拨,那后续朝廷要想从江南再调粮恐不是易事。”
他这些话也并非空穴来风。
尤其是那个新城伯赵之龙,作为南直隶最高军事指挥官,在韩赞周等人运粮前往京师时却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更没有沿途设置有利的屏障,竟就这么轻易的让海岛劫走了粮食。更在事发后并未第一时间赶去救人抢粮,就算他没有异心,但也看得出他绝非可用之人。
而历史上,赵之龙的确不可用。
朱元检心知他是做了很多功课,也清楚他这并非是挑拨离间,而是真心的为大局考虑。
可其实朱元检心里也是有谋算的。
赵之龙这人确实不堪重用,但他既然已经让他去营救韩赞周,还让金炫等人跟着,现在若是无缘无故的把人召回来,总会令人起疑。
而如今,朝廷现在最大的问题并非是人,而是粮食。
红薯和土豆虽然种了出来,但目前大部分都用在了赈灾和给京畿之地的百姓安置上。如果今年秋收后南边的粮食不能及时收上来,送到京师的话,那么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儿啊,你说的这些咱都想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