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和面露喜色,颔表示赞同。
然后,他起身说道:“就依二位将军之计而行。事不宜迟,宴会至此撤了,各位赶紧返回自己的营帐,三位太守率领麾下三万兵马负责断后,守将虞汜率领麾下三万兵马居中而行,负责接应三位太守的兵马,我与大将军、大都督率领麾下六万兵马先行一步,大都督的探马在前面带路,各位务必依令而行,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众将纷纷起身,拱手应道,然后众人告辞而去,各自返回营帐准备。
一时间,营帐内人员进进出出,一片忙碌景象。收拾停当后,公子孙和与大将军诸葛瑾、大都督陆逊、谋士陆瑁、副将诸葛恪等人率领麾下的六万兵马先行一步,从东门出城。
在探马的引领下,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大军如一条黑色的巨龙,向城阳郡的治所东武城疾奔而去。
后面紧跟着虞汜率领的东安平城的三万守军,最后出城的是三位太守凌封、陈修和吕霸率领的三万兵马。
三路人马按照公子孙和的指示,均偃旗息鼓,悄悄地摸出东门。离开东门一段距离后,战马才撒开四蹄,如离弦之箭般奔驰起来,扬起漫天尘土。
话说大都督司马懿消灭了山谷内的吴军后,从两侧高山下到山谷入口处,正碰上文聘派来的探马过来报信。探马气喘吁吁,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得知文聘和满宠率领麾下十四万兵马追击吴军,已经在东安平城西城门外三里处安营扎寨,而魏延和关统将军也顺利攻克了临淄城,司马懿大喜过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急忙召集所有将士,大声喊道:“众将士听令,准备出!”
清点人马后现,司马懿这边也损失了一万余人马。于是,他将吴军投降的一万余兵马打散后分配到各营中,合计十四万兵马,如一股汹涌的洪流,向文聘和满宠的营寨疾奔而去。
途中,司马懿派人通知临淄城内的魏延和关统,令关统率领五万兵马镇守临淄城,魏延率领剩余的五万兵马向东安平城进,与文聘他们会合。
魏延和关统收到军令后,立即依计而行。魏延的五万人马先司马懿的大军到达文聘和满宠所在的营寨。
司马懿到达后,一边令人安营扎寨,营帐如雨后春笋般迅搭建起来;一边召集众将在中军帐召开会议,商议攻取东安平城事宜。
中军帐内,司马懿高居帅位,眼神犀利如鹰,扫视着众将。身边是魏延、文聘和满宠及副将文钦、司马昭、陈泰、魏昌、魏荣、文健、满伟等将领。
司马懿扫视一遍众将后,大声说道:“诸位,此战我军设伏重创吴军,敌军仓皇逃窜,已逃至东安平城。此城城池低矮,我大军目前有三十五万兵马,不难攻克此城。诸位有何良策破敌?”
魏延微笑道,脸上带着一丝自信:“大都督,既然我们兵马明显多于吴军,且城池低矮,不难攻破,我老魏愿率本部兵马为先锋,先冲进城内,攻占此城,然后打开城门,迎接诸位进城,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文聘和满宠闻言,心里老大不愿意。魏延已经攻克临淄城,功劳不小,连这个小小的东安平城也要与他们争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于是,两人纷纷拱手道:“大都督,我愿率本部兵马攻入此城,何须劳烦魏老将军呢?”
魏延闻言,自然也不愿意落于人后,于是与两人争吵起来。营帐内顿时乱成一团,众将的声音此起彼伏,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正在这时,帐外传来声音道:“大都督,有紧急军情汇报。”
众人的目光瞬间都投向了帐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