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这就回去和俞局长商量,按照您说的办法,一步一步推进案件的调查和处理。”
从安老住处出来后,周志高立刻联系了俞九襄,约他在办公室见面。
俞九襄赶到后,周志高将安老的建议详细地说了一遍。
俞九襄听后,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周局,安老的主意确实不错。”
“我们之前只想着埋头办案,忽略了舆论和上级沟通这两点,有了这些办法,我们心里更有底了。”
“最重要的是,安老给了省里那位书记的号码,这是代表全力支持你啊。”
周志高点头道:“俞局,事不宜迟,我们马上行动。”
“先整理好案件的详细资料,确保证据无懈可击。”
“然后,安排专人与媒体对接,适时公布案件进展情况。”
“我亲自起草一份报告,向上级领导汇报我们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然后再联系一下省里的书记,看看他是什么态度,反正是安老介绍,想来他会给面子。”
俞九襄站起身,坚定地说:“好,周局,就这么办。”
“我这就去安排,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我们都要让这案子得到公正的处理。”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志高和俞九襄带领专案组的同志们,日夜奋战。
他们反复核实证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同时,与媒体的沟通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媒体对案件的报道客观公正,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纷纷呼吁严惩肇事逃逸者。
而周志高向上级领导汇报的报告,也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上级领导对案件高度重视,明确表示支持专案组依法办案,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有了上级的支持,周志高和俞九襄的底气更足了。
苗振兴这边,看到案件朝着不利于儿子的方向展,心急如焚。
他多次联系省里那位领导,希望对方能加大干预力度,但省里领导也被舆论和上级的态度所牵制,不敢贸然行事。
苗振兴无奈之下,只能另想办法。
他找到一位在政法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关系,试图通过私下运作,为儿子减轻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