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侍郎李叔正走了出来,言道:“陛下,臣认为信访司之策确实可行,只是天下府州县那么多,一一设置信访司,恐增官吏数量三千有余,这笔俸禄……”
朱元璋看向户部尚书范敏:“户部能担得起吗?”
范敏走出,手中笏板动了动:“臣盘算,设信访司之后,每年朝廷增支俸禄在四十万石以上,对户部来说,着实不轻松。然察查广州,贪官污吏所害民之惨,再察查盐场奴役灶丁之凶残,计贪官污吏所得,折粮下来,哪个都在数万,甚至是数十万石。”
“故此,若能借信访之策,减少大贪恶贪,宽于百姓,臣以为,朝廷每年出四十万石,可为百姓节省下来的,可能是四百万石!以小支出,换大安宁,户部愿全力支持信访司。”
朱元璋含笑,欣慰不已:“好一个以小支出、换大安宁。开济,你认为太子之策可行否?”
开济走出,肃然道:“臣乍一听闻,原以为信访之策不可行,行不通,可随太子详说下来,臣敬佩万分,太子思虑之周密,安排之精巧,部署之合理,实属难得一见。”
朱元璋呵呵一笑。
这封文书的出现,意味着朱标已经深刻意识到如何使用权力,如何分配权力,如何监管权力了。
朱标,可成大器!
朱元璋起身:“既是没人反对,那就按太子之策先行安排下去,开春之后设信访司。至于人手,那就从明年春闱中的举人里挑选一批吧。另外,信访司官吏不必三年一考核,两年一考核,优则升,赏其廉,劣则罢,追其责。”
“陛下圣明!”
官员齐声。
退朝。
百官开始兴奋了,一个个散朝之后就开始结伴而行。
无它。
今日衙署封印,除留守少量官吏外,大家该回家的回家,该串门的串门,金陵迎来了最热闹的腊月。
东宫。
朱标抱着女儿,对顾青青道:“你让人去一趟格物学院,明年开春之后,外宣学院的人手,孤要用。”
顾青青含笑:“殿下打算先用在何处?”
朱标嘴角微动:“何处,自然是盐场!”
盐场那么多利,那么多盐,一年下来,带给朝廷的盐税只有可怜的六十万两,一年煎盐六万万斤,才得六十万两?
合着说,一斤盐,朝廷到手的只有一文钱?
朝廷亏了就亏了,可为何灶户还那么难,那么苦,钱到了谁的口袋里?
这事必须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