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同样都是儿子,李世民就从来没有这么亲密的称呼过他。
“诸位爱卿,朕感大限将至,有诏书示下。”
诸位大臣闻言,顿时哭泣起来,“陛下!!”
“朕承天命,君临天下,数十载殚精竭虑,唯愿大唐江山永固,黎民安康。今朕大限将至,思及社稷传承,心潮难平,特立此遗诏,以告天下。
朕在位期间,诸皇子各有所长,然储君之选,关乎国运兴衰。昔日,朕立李治为太子,冀其能担起家国重任,弘扬大唐盛世。然历经岁月,观其行事风格与治国理念,朕渐觉其仁懦有余,决断不足,恐难以应对复杂多变之朝局,保我大唐千秋万代。”
、
说到这,李世民停顿了一下,看到李治脸色煞白,有一丝愧疚。
“朕之皇子李洛,自幼聪慧,心怀壮志,敏而好学,广涉经史,于政务之处理,颇具见地,每能提出独到之策,以解难题。且其为人果敢坚毅,心怀天下,有不忍苍生受苦之仁心,更具驾驭群臣、掌控全局之能。朕深信,若李洛为君,必能延续大唐之辉煌,开创更为盛世之局面。
故朕于弥留之际,特废太子李治,立李洛为太子,着即监国理政,以安天下。朕望李洛登基之后,能以民为本,任贤用能,广开言路,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朕亦诏告诸皇子、宗室及满朝文武,当同心辅佐新君,不得有二心。如有心怀不轨,妄图扰乱朝纲者,必严惩不贷。朕虽将龙御归天,但在天之灵,亦会庇佑大唐,注视着诸位之言行。”
可能是回光返照,李世民说完这些话虽然有些气喘,但是好歹也是流畅的说完了。
李世民最后一个字落下,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怎么?尔等敢不奉诏?”
看到所有人都不说话,李世民突然厉声喝道。
游洛想要说什么,但是却被李世民死死拉着手示意他不要开口。
诸位大臣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长孙无忌带头喊道:“臣等谨遵圣意!”
“我儿,希望你善待汝之兄长,他对你不会有威胁的。”
李世民又拉着游洛叮嘱道。
游洛当即跪下,“我在此起誓,我李洛有生之年,绝不有任何加害哥哥李治性命之举,必保其终生永享富贵,若有违此誓,我必落入九幽不得翻身!”
“好好好……不、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李世民听闻此言露出笑容,渐渐便没了声息。
“皇上!!”
“皇上驾崩了!”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三年驾崩,是年,太子李洛登基,次年改年号瑞熙,并立武媚娘为后(在游洛回宫前,李世民就下了旨意放还武媚娘回家。)。
李洛即位后,在一开始的时候延续唐太宗李世民,同时继续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大唐的人口得以快增长,国库也日渐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