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诚这家伙极其狡猾,之所以挑了徐大为在省委招待所与省纪委书记张辉了解巫玉芬案调查情况的机会去送这份材料,就是为了不给张辉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机会。只要这份材料当着徐大为的面递到张辉手上,张辉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调查下去。
就在专案组的办公室里,徐大为在认真听取张辉关于巫玉芬的案情调查汇报时,一个身穿黑色羽绒服,头戴鸭舌帽,面部被口罩遮挡严实的男子一步三回头,深色鬼祟地来到了专案组所在的套房门口,将一枚信封塞进门缝,快敲了几下房门,转身撒腿逃走。
此时套房客厅里,只有徐大为和张辉,两人正在交流案情,猛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两人不约而同寻声看去,几乎同时神色一惊,只见一只信封被人从门缝里塞了进来。
张辉不由心中起疑,怔了怔,立刻起身上前去捡起信封,开门看去,却现外面空空如也,塞信的人早已经不见人影。
徐大为看见张辉从地上捡起一份信,神色微妙一变,不由心中一阵暗喜,有人能把信送到省纪委的专案组外查秘密办公地点,说明这封信肯定针对的是杨昌坤。至于是谁送的这封信,徐大为心中已经猜到了几分。
于是徐大为装作好奇地问道,“张辉同志,是有人塞了举报信?”
张辉一听徐大为这样问,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里的信封,眉宇间透着强烈的不解,“这是专案组的外查办公室地点,什么人会把信送到这里来?”
徐大为一本正经道,“不管什么人送的信,先看看信里说的什么,是不是和这个案子有关?”
张辉一听徐大为这话,敏锐的意识到,有人把信送到这地方来,十有八九与杨昌坤有关。一想到这里,神色顿时稍显犹豫。
徐大为察觉到了张辉的心思,再次一本正经地问道,“张辉同志,看一下这封信是不是和这个案子有关。”
被徐大为再三“善意”
的提醒后,张辉实在没辙,只能磨磨蹭蹭的拆开信封,当看到这封信的内容是举报杨昌坤违规办理女儿杨小燕入学问题时,张辉的神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虽然从心中描述的事情来看,问题不是很大,但被正处于停职调查阶段的杨昌坤来说,其造成的影响却会加倍。
察觉到张辉的神色变化,徐大为故作疑惑道,“张辉同志,这信写的什么?和这个案子有关吗?”
在张辉迟疑间,徐大为从张辉手中拿过了举报信看了起来,回过神来的张辉顿时显得神色有些不安。他知道,徐大为看了这份举报信之后,必然会给自己施压。
果不其然,当徐大为看了信的内容后,立刻装若神色凝重地说道,“看来昌坤同志的问题不光是巫玉芬的问题啊,还有他女儿入学的问题,既然有人把这封信送到了这里来,说明有人对昌坤同志还是颇有意见的,你们省纪委对昌坤同志的问题是得深入的调查一下,现在巫玉芬的案子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如果问题不调查清楚,社会上一定会认为咱们省纪委有包庇的嫌疑,所以调查结果一定要公正客观。”
见张辉沉默不语,徐大为的目光有些异样,“张辉同志,你想什么呢?”
张辉连忙回过神来,尴尬一笑道,“没想什么。”
徐大为有些不悦,“我刚才说的话你听见了吗?”
张辉愣了一下,忙道,“听见了。”
徐大为沉着脸道,“这封信里的写的就是一个很好的线索,我觉得你们省纪委对信里的内容要尽快核实,张辉同志,你的意见呢?”
张辉知道徐大为在想什么,但不好说什么,只能是勉强地点了点头。
“张辉同志,尽快核实清楚,你也知道,南州正处在改革展的关键期,不能长时间没有市委书记,尽快调查清楚昌坤同志的问题,如果有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如果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就让昌坤同志尽快回南州去工作。”
徐大为郑重其事地看着张辉,一番道貌岸然的叮嘱过后,离开了专案组办公地点。
等徐大为离开后,张辉虽然怀疑这份举报信被人送到这里,似乎是有人故意针对杨昌坤,可从现在专案组掌握的情况来看,巫玉芬贪污受贿,杨昌坤确实负有对家人管教不严的责任,而巫玉芬说杨昌坤给过自己一百万的问题,现在还没调查清楚,针对杨昌坤新的指控又来了。
这项新的指控正巧被徐大为碰上,接下来徐大为肯定会盯着专案组的工作,对于这项新指控,省纪委不调查也不行了。
张辉原本想给沙孟海打电话请示,但再三权衡后,还是放下了电话。他担心的是一旦给沙孟海请示,沙孟海与徐大为的意见相左,倘若自己在杨昌坤的案件调查过程中动了私心,干预调查的客观性,最后反而会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反之,只要调查客观公正,不管结果如何,谁都不能拿自己怎么样。
人都是自私的,即便张辉更相信杨昌坤没有问题,但为了自己不受牵连,再三权衡后,还是喊来了负责这件案子的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冯新胜,将这份举报信交给了他,要求冯新胜核实内容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透过徐大为得知省纪委已经拿到了这份针对杨昌坤的新指控后,为了让这项指控的真实性更强,唐诚又安排了宋涛去吓唬杨小燕。
自从妈妈巫玉芬被省纪委带走调查后,杨小燕这段时间就一直住在姥姥姥爷家,虽然还不清楚妈妈巫玉芬具体犯了什么事,但带走这么多天后仍然没有消息,这让杨小燕的感觉很不好,甚至无意间听姥姥姥爷提到连爸爸杨昌坤也正在配合调查。
这些天,杨小燕担心妈妈巫玉芬和爸爸杨昌坤,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下课了也是一个人呆着。
那份新的指控被送到专案组的次日上午,杨小燕刚上完一堂专业课,其他同学都去教室外面放松,唯独她一个人坐在台阶教室里托腮呆。
“晓燕,有人找你。”
一名女同学突然进来冲杨小燕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