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袁崇焕选择坚持坚守不战,也算是正确的决策。”
“然而,崇祯帝却又开始怀疑袁崇焕了。
他认为袁崇焕不听自己的命令,是在拥兵自重,还想挟制自己,甚至谋权篡位。
就算没那么严重,恐怕也是想强迫自己采用他一贯主张的与清军议和的策略。
这么一想,崇祯帝那颗刚愎自用而又傲慢的心灵,就又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此时,清军在城外大肆烧杀抢掠,京郊的百姓深受其害。
而崇祯帝身边的太监也多在京都置有田产,都痛惜自己财产损失惨重。
想来想去,他们把怨愤都在了袁崇焕的身上,说清军是袁崇焕引来的,他是想要挟皇上与清军议和。
一时间,谣言不知怎么就漫天而起,甚至大骂袁崇焕是‘汉奸’,弄得人心惶惶,真假难辨。
竟然还有人站在北京城的城墙上,往城下袁崇焕士兵的头上扔石头,一边扔一边骂‘汉奸兵’。”
“崇祯帝得知这一消息后,疑心更重,开始恐慌起来。
恰在这时,皇太极依照《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使起了反间计。
就在这之前,清军捉到了两名明宫派在城外负责养马的太监,一名叫杨春,一名叫王成德。
在撤回途中,皇太极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成等人监守。
这三人是归降清军的汉人。
到了晚上,鲍承先与宁完成二人依照皇太极所授的密计,大声‘耳语’道:‘这次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而是皇上的妙计。
你看到吗?皇上单独骑了马逼近敌人,敌军中有两名军官过来参见皇上,商量了好久,那两个军官就回去了。
皇上和袁崇焕已有密约,大事不久就可成功了。’
两名太监正躺在旁边,把这些话听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姓杨的太监见敌军撤退时十分慌乱,便趁敌军的‘疏忽’逃奔而归,并马上把这些话报告了崇祯帝。
崇祯帝听了这些话,以他多疑而又忮刻的性格,当然是马上相信了。
他立刻召袁崇焕进宫,在宫中将其逮捕下狱。”
崇祯帝看到这儿,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夸奖我么……怎么一下子,又被批斗了?”
朱元璋的灵体忍不住一巴掌拍在崇祯头上,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小子这疑心病,比老子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