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孩子就在那里,又跑不掉。
第二份标红的信,来自东京,说的是宋朝两帝交战的情况。
宋朝的两位皇帝,都把对方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各自得到了境外势力的支持之后,就再也按耐不住,双方已经兵戎相见。
攻击是西军先动的。
对内战争的时候,西军是无比自信的,率先进攻河北禁军,打着“奉天靖难”
的旗号,想要直扑东京,迎接那泼天的富贵。
河北禁军果然拉胯,一触即溃,但是这时候,赵佶动了未来球长泽圣的召唤技“爸爸救我!”
基辅金牌讲师泽圣充其量也不过是去华盛顿喊一声“又要到饭了,兄弟们”
,靠着阿麦瑞肯支援的军火和资金撑着,仗还是要自己去抓炮灰打的。
这位靖国大帝赵佶,那是打仗都不用自己干,辽国爸爸亲自帮他打。
所以在河北禁军崩了的时候,辽将萧兀纳率领辽军,对大宋西军展开了迎头痛击,动了--偷袭!
大宋西军打别的宋军优势很大,但是见到契丹骑兵,就瞬间是泄了气的皮球,被辽军打的大败,丢盔卸甲。
这也正常。
几十年后,都快被金人灭国的辽军,照样能击溃大宋西军。
何况现在,辽军更加精锐,而且萧太后这个政治小白富有且慷慨,是真给好处,自己吃三成,给辽军七成,辽军都打了鸡血!
西军不出意外的战败。
好在西军这边,也有一张本来不想动用的底牌,也是“爸爸救我”
!
西军被迫向西夏求助。
西夏国主李乾顺亲自带兵驰援,才稳住战线,但也无法突破辽军。
辽军的战斗力,属实是三国之中的天花板。
不过西军本能有一战之力,加上西夏的支援,自己人多势众,也和辽军拉锯起来了。
但凡河北禁军厉害一点,永乐皇帝就得大败了!
可河北禁军在拖辽军的后腿,辽军人数有限,只能和西军和西夏的联盟僵持。
战争打入了消耗阶段。
好在靖国大帝赵佶在可持续的竭泽而渔方面,是一个小天才,明了各种方法去苦一苦百姓,各种税一加,砸钱砸下去,倒也能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