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
配备四块天衍石,算力强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这种级别的测试,仅用边角余力,就能生成成千上万套版本。
它的主体算力,则仍在清洗和解析从胎神世界带回的庞大数据:
先,是天耳湖数百年累积下来的虚空观测资料。这部分数据对星图的绘制与虚空环境的理解,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来自那座粒子对撞机的核心数据。
在胎神世界中,大型粒子对撞机最后与雪山相融合,按照朱九清等人生前设定的模式,日以继夜、自主运转,从未停歇,形成了惊人的数据洪流。
虽因无人操控,许多数据冗余、重复或混乱,但对柳笙而言,依然价值非凡。
特别是现在——
整座“雪山版”
对撞机已被完整搬运至虚空,一旦数据清洗完毕,将能重启研修,且是更具针对性的研修。
想到今日研修会上,那些长老们看到了小型仙舟的成功升空,甚至乘着小型仙舟短暂遨游了一下虚空——严格来说,其实也就是脱离了一下大气层,很快就因为能量不足,不得不迅返航。
但震撼过后,提出来的种种疑问,却是棘手不已:
“虚空与地面的通信如何解决?”
“天耳湖的研修成果说明已经有解决的基础。”
“星图的绘制呢?我们不能在虚空中漫无目的地飞行吧?”
“正在通过天耳湖的观测形成。”
这一些,南宫菀尚且可以一条条辩驳回去。
但是,更多的问题,却让人难以回答。
“这小型仙舟启动时,灵气需求高达一万六千五百四十三灵珠……若是大型,需求量简直难以想象。如此庞大的能耗,如何保障续航?如何实现长期运转?”
“这仙舟的材料,我都可以一拳打烂,如何能抵御天外之火、天外陨石还有虚空中长期航行的损耗?”
“若是构建更大型的仙舟,所需资源几何?雪山是否承载得起?”
“还有你们说的通道,什么协议,怎么处理?万一真的像你们所说,哪儿都去不了,还一出门就被人给轰了呢?”
“我们是否需要更强大的武器?虽然不知道我们的敌人是谁?”
“仙舟与神的关系,你是否有妥善考虑?”
不得不说,柳笙虽然自负有着脱这个时代的远见与学识,但雪山这些沉寂多年的长老,一个个果然也不是泛泛之辈,居然那么快就是看到仙舟计划中的种种缺陷与不足。
也正因如此,研修会才提出那条近乎苛刻的硬性要求:
必须在今年之内完成第一次试飞。